白宫再设鸿门宴,七国领袖陪着演戏,波兰总理为何被拒之门外?
华盛顿的空气里,怕是又飘起了那股熟悉的“鸿门宴”味道。时隔半年,泽连斯基又一次站在了白宫的门口,只是这一次,他的处境和心境,已是天壤之别。
还记得半年前吗?他孤身一人,像个去讨债却被轰出门的远房亲戚,饿着肚子离开,身后是特朗普轻蔑的眼神和万斯不加掩饰的嘲讽。那旋转门里外,隔开的是两个世界。
可今天不一样了,他不再是单枪匹马。他的身后,站着一长串欧洲的头面人物:英国新上任的斯塔默、法国的马克龙、德国的默茨、意大利的梅洛尼,还有芬兰总统斯图布,连北约秘书长吕特和欧盟掌门人冯德莱恩都亲自压阵。
这阵仗,哪是国事访问,分明是一场精心编排的“集体陪标”。七个大佬给他当“保镖”,生怕他又被特朗普当众羞辱。这艘在惊涛骇浪里飘摇的乌克兰小船,似乎想借着这股“东风”,为自己争取一点点喘息的空间。
说白了,欧洲这帮政治家心里跟明镜似的。他们给泽连斯基打造的,既是“人肉盾牌”,也是一层“防辱装甲”。人多眼杂,特朗普再想玩上次那套随心所欲的施压把戏,总得掂量掂量。
羞辱一个泽连斯基,是小国的悲哀;可要是把英法德意这一票大佬全卷进尴尬的漩涡,那可就是整个欧洲的政治滑铁卢,这脸谁也丢不起。
更深一层看,这已经不是乌克兰一家的事了。基辅前线流的每一滴血,都像针一样扎在欧洲安全神经上。战怎么停,和怎么谈,未来的地缘格局怎么划分,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欧洲大陆的生死存亡。
所以,冯德莱恩嘴上说着是“应泽连斯基之邀”,实际上谁都清楚,这是欧洲大佬们不请自来,硬要挤上谈判桌,从美国人手里抢回一点话语权。小国的求生本能,撞上了欧洲大陆的集体焦虑,一个看似光鲜的“反羞辱联盟”,就这么脆弱地搭建起来了。
再看看这个“陪标团”的成员构成,那可都是人精的算计。法、德、意是欧盟的“三驾马车”,他们的到场,代表了欧盟的核心意志。英国虽然脱欧了,但斯塔默作为老牌欧洲强国的首脑,他的分量没人敢小觑。
最有意思的是芬兰总统斯图布。这位老兄跟特朗普有个共同的爱好——高尔夫。两人在海湖庄园的草坪上挥杆结下了“球友”情谊,特朗普还夸他球技好。斯图布也投其所好,公开吹捧特朗普是“唯一能带来和平的人”,是“普京唯一害怕的人”。
欧洲人打的算盘就是,让斯图布这个“特朗普的朋友”在中间当个润滑剂,免得谈判桌上又擦枪走火,顺便吹吹耳边风,别让美国人撇开欧洲单方面跟俄国人勾兑。
可在这份星光熠熠的名单里,偏偏少了个关键人物——波兰总理图斯克。这就耐人寻味了。波兰在东欧举足轻重,援乌的力度也是数一数二,按理说他必须在场。
坏就坏在,特朗普压根看不上图斯克。他更欣赏图斯克的死对头,那个高举“波兰优先”大旗的总统杜达。杜达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,俩人政治光谱高度重合,都对援助乌克兰兴趣缺缺。
据说特朗普在跟欧盟领导人通电话时,就直接撂下话,让图斯克别来,换杜达上。这完全是把外交礼仪踩在脚下,赤裸裸地干涉盟友内政。波兰的总理权力远大于总统,可特朗普不管这套,他就要他喜欢的人来。
最终,图斯克还是没能踏上华盛顿的土地。这件事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抽在所有自认为是美国盟友的脸上。它告诉世界,在绝对的强权面前,所谓的盟友尊严和内部团结,脆弱得不堪一击。
说回这场鸿门宴本身,菜单上明晃晃地摆着三道“催命符”,每一道都可能让乌克兰万劫不复。
第一道菜,叫“停火”。泽连斯基和欧洲人想的是,必须立刻、马上、无条件停火,这是谈判的底线。可特朗普呢?他跟普京在阿拉斯加见了一面后,口风全变了。
他现在公开讲,跳过停火,直接搞个“最终和平协议”才最有效,理由是“停火协议通常没用”。这所谓的“欧美乌一致”,把欧洲人气得够呛,却又敢怒不敢言。强者的逻辑就是这么蛮横,昨天的红线,今天就能拿来擦屁股。西方媒体都看明白了,这是特朗普送给普京的“大礼包”,让俄军能多出几个月时间继续揍乌克兰。
第二道菜,更狠,叫“割肉饲熊”。普京的价码开得很清楚:克里米亚就别想了,永远是俄罗斯的。至于乌东四州,乌克兰必须把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剩下的地盘交出来,俄军才会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停手。
特朗普的态度,几乎是照搬了普京的方案。他会用尽一切手段,逼着泽连斯基在这份城下之盟上签字。乌克兰苦战数年,尸骨成山,到头来不仅要承认失地,还要在枪口下“赠送”更多国土,这跟政治自杀有什么区别?
泽连斯基要是签了,他就是乌克兰的千古罪人;要是不签,谈判当场就得崩。他就像走在钢丝上,底下是万丈深渊。
第三道菜,听着好听,叫“安全保障”。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梦,有特朗普和普京的“默契”在,基本上是黄了。但特朗普会画个大饼,说可以单方面给乌克兰一个类似“北约第五条”的集体防御承诺。
这话听听就算了。没有北约的组织框架和军事实力背书,一张纸能有多大分量?别忘了1994年的《布达佩斯备忘录》,乌克兰当年就是信了美俄英的安全保证,才销毁了所有核武器,结果呢?那份文件后来连厕纸都不如。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,谁还会相信这种空头支票?
特朗普这么猴急,这么不近人情,图的是什么?很简单,他需要一场速战速决的“和平”,好给自己戴上诺贝尔和平奖的光环,然后腾出手来,专心对付他眼里的头号对手——那个来自东方的崛起大国。
对欧洲而言,这次集体飞往华盛顿,本身就是一种低头。想当初,是美国振臂一呼,鼓动着欧洲各国出钱出枪,把乌克兰推上对抗俄罗斯的前线。欧洲各国为了维持同盟关系,也为了自身安全,几乎是倾其所有。
结果呢?大哥转头就跟对手在阿拉斯加称兄道弟,把一帮曾经卖命的小兄弟晾在了一边。欧洲在这场冲突里损失惨重,经济衰退,能源危机,社会动荡,换来的却是被背叛的苦果。
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。昔日雄心勃勃的追随者,今天不得不像小学生一样,组团去提醒班主任不要忘了当初的承诺。这不光是欧洲的悲哀,更是所有依附于强权者的共同宿命。
而泽连斯基,这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弱国领袖,他的挣扎与无奈,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。在巨人博弈的棋盘上,棋子的命运从来由不得自己。他能做的,只是在棋盘被清空之前,努力让自己活得久一点,哪怕希望渺茫。
说到底,这场华盛顿的牌局,揭示了一个冰冷的现实:在国际政治的丛林里,从来就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盟约,只有赤裸裸的实力和利益交换。所谓的安全承诺,往往是强权者随手写下的便签,随时可以被风吹走。对于那些夹在中间的国家来说,与其把命运寄托在他人的善意上,不如早点想清楚,如何在这片丛林里,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、能够独立行走的道路。这或许比任何外部的保证都来得更加可靠。
盛康配资-线上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具体流程-高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