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这样的视频:乘客付了100元车费,网约车司机最后只拿到49块,气得乘客当场打电话骂客服。视频里那情绪激动、有零有据的样子,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转发。
但你知道吗?滴滴官方最近出来辟谣了:这些让人血压飙升的视频,全是假的!是为了流量演出来的 。
滴滴通过旗下公众号“辟谣快车”详细说了他们的调查结果。他们去查了后台数据库,根本找不到视频里说的那种订单。什么“付100得40”、“付100得49.8”,订单记录和客服通话记录都对不上 。
最打脸的还是抽成比例。滴滴直接公布了数据:2024年,他们所有订单的平均抽成是14% 。也就是说,如果乘客真付了100元,司机大概能拿到86元左右,远远不是视频里说的“对半砍”还倒贴。
这些视频可不是一两条,滴滴说不完全统计都有上百条了。而且从2024年夏天就开始传,用的都是同一个剧本、同一段音频,只是换了个车或者换了个城市拍。画面不是车内自拍,就是行车记录仪视角,看起来挺真实,但其实都是演出来的 。
为什么有人要费这么大劲摆拍?目的很简单:博眼球、赚流量,然后变现。可能是卖行车记录仪,也可能是给其他平台拉新用户,总之最后都是为了利益 。
虽然有些视频角落标了“内容由AI生成”或者“虚构演绎,仅供娱乐”的小字,但很多人根本不会注意,或者看到了依然相信。这种内容传多了,真的会破坏大家对整个网约车行业的信任 。
其实网约车的抽成机制比很多人想的要复杂。它并不是一个固定比例一刀切。每单的抽成是根据(乘客实付车费 - 司机到手收入)÷ 乘客实付车费 × 100% 算出来的 。
有时候你甚至会看到“0抽成”或者“负抽成”的订单。这通常是因为乘客用了优惠券,实付金额变低了,但平台还是按原价给司机结算;或者是平台又额外给了司机奖励,让司机最终收入超过了乘客付的金额 。
交通部之前推行“阳光行动”,要求网约车平台抽成上限不得超30% 。现在很多平台甚至主动把这个上限降到了27% 。不过最高抽成比例并不等于平均抽成比例,实际每单会不一样。
看平台抽成,不能只看单一订单。月均抽成更能说明问题,它是把一个月内所有订单的乘客总支付车费,减去司机总基本收入和奖励后,再除以总支付车费算出来的 。滴滴司机现在在App里就能看到自己日、周、月的平均抽成情况。
除了滴滴,其他平台的抽成策略也各不相同。像曹操出行,最高抽成大概在22.7%左右;首汽约车则采用固定抽佣模式,比如30公里以上的订单固定抽30元,实测平均下来抽佣比例约15% 。
所以啊,下次再看到那种“血汗平台坑司机”的视频,先别急着骂平台。很可能是有人为了赚流量在编故事。真想知道抽了多少,不如直接问问司机师傅,他们手机里的收入报告才是最真实的 。
盛康配资-线上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具体流程-高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